1.書描述的比較詳細,電影在這部分的拍攝算是很含蓄。
所以建議還是把書找出來看一遍,推薦林鬱版的和新潮社的,都是孫致禮教授翻譯的。
舉個例子的話,
達西在賓利離開前其實已經算是對伊莉莎白很迷戀,但還能用理智克制。而在伊麗莎白去拜訪新婚的夏綠蒂時達西不是常常呆呆的嗎?電影雖然有演出來,但是書裡更是明顯,因為達西已經克制不住對伊莉莎白的感情了,無法再用理智告訴自己門不當戶不對問題,這部分的表現書比較好,另外伊麗莎白的妹妹們和媽媽多次出醜的部分電影礙於篇幅只有一點點,無法表現達西的厭惡就無法晚整呈現他的掙扎吧?不過大體上是有把那樣的轉折和變化演出來啦.....只是要觀察的很用心。
伊莉莎白倒是還好,因為畢竟她對達西有厭惡以外的情感是在告白後的那封信,彭巴利那次情緒波動電影倒是很明顯,後面雖然有點倉卒(我很不滿電影省略散步告白的部分直接跳到清晨.....ORZ)
2.先是那封信對他有點愧疚(算是吧?),其實伊麗莎白那邊根本不想再見到他,後來碰到彭巴利事件,那次的偶遇管家的稱讚幫達西加分加很多,其實那邊電影刪減不少,伊莉莎白其實很訝異達西的轉變,書裡花了不少篇幅描述達西態度的轉變和伊莉莎白的訝異到尊敬,好感到愛戀,因為她終於看出達西對她的討好和愛慕,本來伊莉莎白以為她那樣難堪的拒絕會讓達西不想再見到他,沒想到達西還是喜歡她而且為她改變他的缺點----傲慢。
後來莉蒂亞事件是對他充滿感激吧!愛戀度又加溫不少。
3.珍脾氣好,溫婉,穩健,健談,愛笑,心地善良。
伊莉莎白聰明(但因聰明反被聰明誤,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調皮,大方,活潑,健談。
瑪莉有點自卑,學問好,雖然用心在鋼琴,唱歌...等,但因為太過於造做,所以給人不真誠的感覺。
吉蒂個性軟弱,容易被牽著鼻子走。
莉蒂亞個性固執,輕浮,有花痴傾向。
4.我不認為夏綠蒂有錯,這也是考量之一,不可否認聰明的夏綠蒂沒有貝納特家兩姊妹的美貌,夏綠蒂家的妹妹並沒有像貝納特家一樣可以出來交際,雖然有點過分,但對家人來說她真的是個負擔。
四種婚姻沒有特別不好的問題(莉蒂亞的婚姻是例外),要說好的話珍或伊莉莎白當然是比較好的,但畢竟那只是個趨近於童話般的故事罷了。
5.愛情是婚姻的墳墓,有愛情不見得有好的婚姻。沒有愛情但如果生活上協調的好也許會萌生愛情或是各適其所,雖然日子會很乏味。
6.世上的人往往相信表象而不去探究真相是什麼,應該說,容易被表象欺騙。
7.小說是凱瑟琳夫人=▽=,看似最有智慧實際上不過是個滑稽角色,嚴重的自以為是,最後竟意外幫達西與伊莉莎白的紅娘,算是作者對她的揶揄吧!
8.珍奧斯汀將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讓人深切的感受到傲慢與偏見的交錯而引發的故事,小說當然是最詳細的呈現人物性格及內心轉折,這部分很難用電影表達。
但電影中許多畫面暗示不是小說可以表達的,另外電影也在視覺上增添很多趣味(例如達西與伊莉莎白第一次共舞那裡,很多場景或分鏡的諷刺與表現不是文字可以傳達的),只是電影也逼不得已省略很多東西。
不過電影和小說最大的不同是,小說將傲慢與偏見分屬男女主角,但電影的解讀卻是男女主角同時兼具傲慢與偏見的特質,這部分上我比較喜歡小說的設定。
- May 01 Wed 2013 11:51
傲慢與偏見中電影與小說的不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